前几天,教育部官网发布了《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》。首次提出了幼儿园与小学的“双向衔接”的教育改革指导意见,我想这也是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关注的事情。
看到这条指导意见对我们来说,影响其实蛮大的,为的就是通过各种实践去给孩子们减负:
一是促进小幼一体化,让孩子有更长的时间去适应小学的变化,学习的内容也会更加轻松,把原本断层的衔接转变成连续而又平缓的。
二是鼓励孩子“玩中学”,让孩子在各种有趣的体验中获取知识,强调促进综合化、全面化、高质量的学习模式。
虽然平时会和孩子玩游戏,但如何高质量陪伴,如何在游戏中培养孩子各方面能力,需要我们了解游戏的本质和内核。
陪玩常见的误区
误区1
游戏等于“玩耍”
只要孩子在玩就是在做游戏
游戏无处不在,从最早期的躲猫猫、过家家,或者当我们看到孩子好像很快乐地在玩的时候,就认为孩子是在做游戏。
但判断孩子是否在“做游戏”,核心不是在游戏形态,而是孩子所处的过程,有没有体现出游戏的核心本质。
有意义的游戏,一定是让孩子在游戏中有最大程度的选择权、能够自由地互动和做出自己的选择,并且不需要顾虑成人的意见和指导。
孩子可以选择游戏进行的时间、方式、内容及玩伴,是一种“持续发现和开拓创意”的过程。
让孩子参与进来只是“游戏”的起点,我们还需要鼓励孩子在其中发挥出自己最大的创造力。
误区2
游戏等于“表演”
认为游戏过程时刻需要指导
我在做#萌小芽早教# 的时候,邀请了很多真实家庭过来玩游戏,所有的现场互动,都是真实的呈现,我们有看到亲切的互动状态,也有生疏、甚至控制感十足的互动状态,这些都反映了我们在游戏过程中不同的引导方式。
日常生活中,我们经常会发现,孩子在游戏中大多数的行为表现都会让我们很诧异。
我也见过很多次我家的Joshua和Eric弄脏了自己衣服,抹花了家里的墙壁,把饭粒和水果和蔬菜混合在牛奶里烹饪起他们的“魔法汤”
△ 即兴涂鸦一直是我家哥哥弟弟在家常做的游戏,每次都玩得忘乎所以
孩子们似乎天然不会去考虑后果,越天然可塑性高的玩具器材,对于孩子来说,则更加没有限制。
而这些看似出格的行为,往往会让很多父母特别操心,忍不住大动干戈,看着孩子把家里弄得那么脏,想出手干预的应该不在少数。
这些我们在游戏中给孩子设定的内容、故事情节和导向,其实已经让我们和孩子的“游戏”,变成了一个“表演”,只是我们自己并不自知。
在和孩子真实游戏的过程,一定是充满各种变数的,所以父母提高对真实游戏场景的“应变能力”至关重要。
当我们在游戏中加入了越多的限制,越多的成人的指导性内容后,孩子的自发性游戏便会逐步消失。
随之而来,孩子内驱力,在游戏时的推动力、紧张和快乐,还有自由自在的创造性的表达也就消失了。
误区3
游戏等于“工作”
需要评判结果、效率和可应用性
“游戏并不是孩子的工作”,很多时候作为游戏的组织者(不管父母还是老师),都是我们在为游戏做计划和准备,孩子只要完成“玩”这个动作就好了。
但是一个游戏成功的关键正在于孩子和我们一起“准备的过程”,而不是“玩游戏这个任务本身”。
以绘画作品为例,有时孩子最后呈现的作品,从某种意义上讲,“失败”了,比如乌漆麻黑的作品,撕碎的画纸,丢弃在垃圾桶的材料,这些看似“失败的作品”,一样可以给孩子带来很多创造性的解决方法,和拓展性学习的机会。
因为游戏并不是孩子的工作,所以不用非得追求结果和效率,也不用要求准备过程和游戏成果都尽善尽美,更不要过多地干预和限制。
比如用水和颜料玩耍的孩子根本就不需要去考虑,是否能产出“有用的”作品,这些材料对孩子来说都是天然的可塑的,不会被最后的成品所限制。
在没有限制的环境里,孩子可以更自由,结果更开放,更能灵活地进行过程之中的修正,更具活力,更少受规则的束缚,更具创造性。
当儿童可以准备和创造“自己的”游戏的时候,这些游戏就能激发孩子内在的、积极的社会化行为和创造性。
误区4
游戏等于“体验”
孩子只需要享受游戏过程即可
我们肯定尝试过,让孩子正襟危坐地等待,我们将孩子需要的一切游戏材料都摆放在孩子面前,然后随时候命在旁,等孩子有需求的时候,给他们递纸巾、抹桌子、洗手和抹身子。
但实际上,孩子从一开始,需要的是:准备。
我们不需要以成人的视角去给孩子的创造设下固定的时间,孩子的整个参与游戏的过程,从准备、探索并使用提供的材料,到开始进行创造,甚至到最后的打扫,都是孩子的游戏时间。
如果我们只看到了其中的一部分,则会让游戏变得匆忙、仓促、最后反而把游戏最具备创意性的部分丢失了。
孩子游戏的世界千变万化,把游戏纳入到孩子的生活中来,就会成为孩子成长的关键助力。
PS:【4月19日开营】萌小芽早教体验营报名【END】 萌芽,早教启蒙与心理学专家,学龄前家庭教育品牌【小芽启萌】创始人,世界心理学大师约翰 戈特曼的首位中国弟子。 公号萌芽研究所BUD(ID:myyjs_bud)专注于早教启蒙和亲子沟通,是百万妈妈信赖的育儿号